2025年4月23日上午,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、高等教育司组织召开2025年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培训会。学院在天鹅湖校区6号楼荣誉室设立分会场,各院部实验实训室分管领导、实训中心负责人及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。会议由教务处负责人刘丰年主持。

主会场培训中,来自全国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专家围绕责任体系构建、风险防控机制、危化品全流程监管等核心议题,结合近年典型安全事故案例,系统解读《高校实验室安全规范》重点条款,并就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、危化品全流程监管等实践经验作了专题分享。

主会场培训结束后,学院随即召开实验室安全工作落实会,针对教育部最新要求与学校实际,对下一阶段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:一是明确三级职责,层层压实责任。实验室安全工作要严格落实“学院-院部-实验实训室”三级管理体系,要求管理人员严格履行日常巡查与制度监管职责;授课教师需将安全教育融入教学环节,全程监督学生操作规范;学生须通过安全考核、遵守实验操作流程,强化“安全第一责任人”意识。二是研判风险建制度,闭环管理抓落实。各院部要建立实验室安全风险动态研判机制,定期开展风险评估,针对危化品、高温高压设备等高风险源实施分级分类管控,完善隐患整改闭环管理流程,明确隐患整改“发现-处置-验收-反馈”各环节时间节点,责任到人,实现风险防控精准化。三是强化监管与教育,提升本质安全水平。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,未通过安全培训及考核的师生一律不得进入实验室。建立“理论+实操+应急演练”立体化安全教育模式,针对学科实验实训室特点,开展应急演练,通过案例警示、情景模拟推动安全理念入脑、入心、入行。
当日下午,教务处联合保卫处在建筑智能化实训基地开展微型消防站实操培训,该活动围绕微型消防站设备操作、初期火灾扑救、应急疏散流程等内容展开,采用“讲解 + 实操”的形式,重点对灭火器、消防栓、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演示,并组织参训人员进行了分组实操演练,进一步提升了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。

近年来,学院始终将实验实训室安全作为校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,全面实施“123436”的教学安全工作法则,持续推进“1231”常态化安全管理机制,定期组织多部门联合应急演练,切实提升师生应急处置能力。下一步,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,对标教育部有关实验实训室安全的最新要求,持续优化安全管理制度、强化风险责任落实、加强隐患排查力度,筑牢实验室安全防线,全力保障师生人身安全以及校园和谐稳定。